日本快時尚Uniqlo 這陣子發佈北美推自動化販售機服務、與音樂跨界的新生活服務,而另一個生活用品品牌無印良品近日在上海辦了一場展覽,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它對城市生活的觀察。展覽本身同無印良品的風格一樣簡潔,但展覽背後的製作過程可謂繁複。無印良品將平日人們習慣性忽略的人與物之間的抽象觸覺轉化成了視覺和聽覺。
名為《24小時的生活感知》的展覽,簡單來說,這個展覽以小時為單位排列展示無印良品各種商品,訴說人們一天24小時中不同時間段所用到的日常用品。
無印良品生活雜貨企劃部調查以日本東京為中心的50位城市生活者,調查他們在一天24小時中觸摸到的物品,並通過「HapLog手指觸覺感應器」技術計算其材料的平均值,以數據重建出一條以無印良品商品為主角的24小時時間線。
生活中的日用品是與我們朝夕相處的存在,我們習慣性地忽略它們的存在, 「每日生活中每時每刻都會接觸到數以千計的物品。如果細心記錄每天所必須的、所使用的、所穿著的,乃至所捨棄的物品,將會是數之不盡。」 這就是策展主要闡述的核心價值。
再現視· 聽· 觸 真切感知良好生活
展廳音響中流淌的音樂,是觸覺的震動頻率數值化後產生的24 小時的聲音,這是用無印良品的商品和材料奏響的樂章,這些根據時間帶和材料的不同編輯後的聲音,反映了城市生活者們的節奏。
平日裡作為工具存在於生活之中的物品,人們的接觸是無意識的,而當這條物的時間線清晰瞭然於眼前,可以被看見、被觸摸,甚至被聽到的時候,視覺、聽覺、觸覺三感的再現將無意識轉變為有意識,便可真切地感知「感覺良好」的生活哲學。
現如今無印良品在吃穿住行各個方面已經開發出7000多個商品,在中國市場極速擴張的同時,中國消費者也展現出需求更多的趨勢,而這似乎同無印良品最初主張的斷捨離理念背道而馳。對此, 無印良品生活雜貨企劃設計師總監大友聰表示之後會對商品數量和品類設置上限,不是必需性的產品不會進行開發,“比如床品系列,我們有三個精簡系列,不會再多,外形上也不會增加其附加價值。”
保守的產品開發不只源於無印良品對“克制”的追求,更多的則是源於商品背後的時間成本較高開發方法。無印良品管自己的這套方法叫“觀察法”,顧名思義,無印良品生活雜貨部工作人員通過身體力行地觀察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不便之處,對症下藥地開發相關產品,比如直角式水杯刷就是針對難以清理的水杯縫隙設計而成。除此之外,無印良品團隊更是曾將香港作為單獨的一個項目進行考察,當地生活空間狹窄,對於空間利用的需求比其他地方都要多。
“如果出現了新的產品,那一定是出現了新的需求。” 無印良品生活雜貨企劃設計師總監大友聰表示接下來會更注重產品的更新換代和升級。
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實施季節性的商品降價。適度的調價能夠讓更多層次的人群走入無印良品,而這也是無印良品正在努力朝向的目標,變得更加“親民”與時刻都需要的無設計的設計的專用品牌。
資訊參考/界面新聞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