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逐漸成為了品牌的線下展廳, 通過整合線上及線下的物流,提高效率並減少囤貨量。美國與中國已經有許多案例可循,實體店越來越重視體驗而不是零售,顧客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只試不買。
專題報導
製造的故事,人物故事,改變時尚的故事
那個大街上幾乎人手都有一件的街牌H&M,最近又上線了最新的聯名系列。與滿是碎花的聯名款相比,當你看到其全新品牌ARKET 後,會被它的簡潔幹練驚艷到。
對於歐美品牌奢侈品來說,進軍電商並不意味著他們和中國本土電商的磨合已經到位。其中的挑戰之一,就是該如何融入雙十一這部狂歡大戲。今年他們在雙11中是如何布局呢?
現在,優衣庫越來越像一家科技公司。「優衣庫從本質上來說並不是一家服裝製造企業,而是一家技術公司,優衣庫的競爭對手是蘋果,而不是Gap。」柳井正曾在接受媒體採訪中這樣表示。
馬雲應邀參加一年一度俄羅斯的瓦爾代俱樂部國際討論。該論壇自2012年起每年舉辦一次,是俄羅斯每年最重要的政商活動之一。今年論壇的主題是數位經濟,談到數位經濟,領導力與未來展望,精闢而獨到見解獲得熱烈回應。
隨著近些年來鞋子和包包在時裝秀中的地位影響力越來越大,在社交媒體時代話題的散播也變得更為直接與個性化,一場時裝秀的主角不論是服裝還是鞋履手包都是消費者所關注的項目,帶你一起來看看。
在等級劃分嚴格的奢侈品行業,人們對異軍突起的品牌難免持懷疑態度,因為近20年來,奢侈品牌雖然各自經歷起落,但是大致排位卻基本沒有變過。對於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徹底扭轉局勢並對LV形成為威脅的Gucci而言,唱衰言論一直沒有消散。
近年來,奢侈品、時裝品牌用微電影、短影片的方式進行內容行銷的案例越來越多。近日,定位美國精英人士的時裝品牌Gant卻做了一套類似美劇的系列短片,想要證明這其實是個內容為王的時代。
京東“無界零售”的大戰略,與騰訊的社交型IP、泛娛樂明星IP勢必將擦出別樣火花,以內容附加商品,構建從上游品牌合作活動,到服務終端粉絲消費者的新互聯網產業業態。
隨著九月份時裝周的到來,中國電商龍頭與全球時裝周聯盟的消息也傳開了,海外時裝周可以成為佈局時尚產業的新里程碑,天貓與京東紛紛找來紐約時裝周與倫敦時裝協會策略合作,創造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