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科技的應用一直吸引許多新創投入在時尚界,如今世界上真的有會變大的衣服問世。
一個新創項目- 會變大的衣服,具有記憶性、防風防水的特殊面料很耐穿,同一件衣服可以陪著一個幼童從9個月成長到4歲。它解決的是幼童快速發育階段的頻繁換衣問題,因此有著環保層面的意義。
這個創新項目背後的公司是位於倫敦的Petit Pli,創立於2017年。問世至今,該項目已經在設計和科技領域收穫了一些獎項,例如Dezzen Awards、The James Dyson Award等。它最新獲得的是H&M基金會舉辦的第四屆全球變革大獎,這一獎項強調的是時尚領域的可持續創新。
對於初創公司來說,參與比賽是打開知名度的有效方式。但由於項目的技術、市場化程度還不夠成熟,孵化時間也較長。它們現階段更像是一套可行的生意模式,或是初步的創意和技術框架。
因此,獲獎只是一個階段的結束,距離實現真正的商業化還要數年時間。
今年全球變革大獎 (Global Change Award 2019) 的五個獲獎項目在H&M集團的全球總部斯德哥爾摩舉行。除了“會變大的衣服”,獲獎的還有德國的可循環模式The Loop Scoop、 瑞士的智能薄膜Sane Membrane 、肯亞的可持續刺針Sustainable Sting,以及秘魯的實驗室“純素”皮革Lab Leather。
在瑞典市政廳舉行的頒獎晚宴上,它們的展示樣品被分別放在五個透明展台中,供人們近距離觀察。
除了用蕁麻製成的“可持續刺針”是從天然原料入手,其他幾個項目的創意都更側重科技感和數位化。
可循環模式 The Loop Scoop
奪得了冠軍的“可循環模式”就是一個數位系統。它的作用是給服裝的設計、生產、穿著和回收等階段提供相應的環保方案,讓服裝從誕生到消逝都更加可持續化。其中還有這幾年服裝界正在嘗試的區塊鏈概念,每件採用了可循環模式 (Circular model) 的服裝都會有一個circularity.ID,用來記錄可持續化操作的細節,方便消費者查看。
智能薄膜Sane Membrane
“智能薄膜”則是創造了一種無毒無氟的礦物質溶液,這種溶液可以以微薄膜的形式覆蓋在服裝面料上,既防水防風,也可生物降解,更適用於戶外服飾。而“實驗室‘純素’皮革”的價值在於,利用實驗室從花卉和水果中培育的微生物來製造與皮革質地、顏色、韌性和厚度相仿的材質,比皮革更為環保。
肯亞的可持續刺針Sustainable Sting –
用蕁麻製成的“可持續刺針”是從天然原料入手,取之於大地,成為環保製衣服的好材料。
祕魯的純素”皮革Lab Leather
利用微生物創造純素可生物分解的時尚替代方案,以水果、花等為素材。
這五個團隊分別獲得了15萬至30萬歐元不等的獎金,眾籌機構Indiegogo還給它們提供了獲取額外資金、投放產品和直面消費者的機會。
「這些創新項目必須能給現實問題提供解決方案,而眾籌就是證實它們真正被需要的一種方式。」H&M基金會創新負責人Eric Bang說。
不過,這些參賽者的學科背景幾乎都與時尚無關,反而是化學和生物工程、農業、航空工程這樣的畫風。因此在接下來的一年中,他們會繼續參與大獎賽後續的加速器計畫,前往斯德哥爾摩、紐約和香港,瞭解市場並學習時尚產業相關知識。
加速器計畫是全球變革大獎今年新增加的項目,因為據Eric的瞭解,前幾屆獲獎者普遍的障礙不止是資金,還有對時尚產業知識的匱乏。「服裝行業非常分散,產品在進入店舖之前,可能會經過不同的國家、供應商和製造商。獲獎者們需要瞭解這個行業是如何運作的,這樣才能更好地基於需求來提出解決方案。」
可以看到,全球變革大獎培育出來的創新項目會公開面向整個服裝產業。這意味著大獎背後的資金靠山,也就是H&M集團主要所有者Stefan Persson家族想從服裝生產者的角色中跳脫出來,以引導者的身份來對時尚產業產生影響。
在服裝已是全球第二大污染產業的情況下,這種身份的轉換能把“製造污染”的企業形象扭轉為“解決污染”,一定程度上為H&M集團挽回了一些美譽度。包括2011年起推出的環保意識系列和2013年推出的回收舊衣計畫在內,這些都是H&M集團轉變形象的措施。
H&M CEO Karl-Johan Persson曾解釋過舉辦這項比賽對集團的意義:「消費者覺察到我們是一個有良心的公司,就會逐漸傾向於我們的產品。」而這正是深陷污染泥沼、身處競爭壓力的快時尚所需要的。
有了孵化可持續時尚科技項目的平台,參賽者便多了起來。全球變革大獎在第一屆約有2700個項目參加,到了今年,數量已增加到了6000多個。
一屆屆獲獎項目接連誕生,聚光燈不會一直打在某一個的身上。離開賽場後,初創公司們都要面臨無奈的事實——環保意識在服裝產業尚未普及。
這導致它們在走向市場的過程中,或許會面臨“兩頭難”的狀況。 一方面,很難說服傳統服裝企業接受高成本的外來技術。另一方面,科技因素也難以調動起大部分消費者的興致,更容易吸引消費者的還是服裝本身的設計感。
例如“可循環模式”雖然曾和Hugo Boss、設計師品牌John&Junior clothes studio進行過合作,但想讓生意的輪盤持續地轉動起來,還得和更多品牌建立更加長期、深度的聯繫,例如加入對方的轉型策略當中。
「這個系統需要進一步被開發,最好是把它植入品牌自身的供應鏈中,利於一步步地跟進品牌的日常可持續策略。這是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項目負責人Ina Budde說。
而看起來新奇的“會變大的衣服”,也存在著難克服的消費行為問題。
它幾乎是站在了傳統童裝消費意願的對立面,和父母們打扮孩子的慾望相悖。且研發成本昂貴,定價約在5500至12000元新台幣之間,比市面上的快時尚童裝貴十倍不止。
這意味著,購買會長大的衣服的消費者,將是一群消費理念超前、願為環保理念買單的人。而在環保意識還不夠強的服裝市場,這一群體必定非常小眾。
不過,項目負責人Ryan Yasin覺得:「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人們的消費理念,未來還會設計給成人穿的款式,所以總要邁出這一步。」
根據他的預測,今年底或明年初就可以實現盈利。未來或許會進入中國市場,但品牌商標已在中國被註冊,Petit Pli還在想辦法解決。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證實了市場的不穩定性會隨時給公司埋下炸彈。
「時尚行業確實不像別的行業那樣大量在科技研發方面投資。品牌們會更專注於核心業務,不太願意嘗試新事物,」Eric Bang說, 「而且科技面料的成本的確會比傳統面料高,尤其是在研發之初,價格是最貴的。但這就是創新的一部分,未來還會改進。就像特斯拉汽車一樣,越稀有的越昂貴。」
除了完善自身技術、尋找合作對象外,時尚行業對環保樹立信心和培養意識還需要時間,初創公司們只能耐心地等待。
如今,服裝行業的環保態度還沒能完全得到信任,時尚品牌在實行可持續措施時,消費者仍在觀望。尤其是快時尚品牌,常被環境保護者指責,認為快時尚和環保不能共存。
不過Persson並不認可這一觀點。
「低價服飾的存在是件好事,可以讓每個人都負擔得起,企業還能製造就業機會。破壞環境的問題可以用科技創新的手段解決,如果一種材質可以被回收,那麼對環境就沒有負面影響,」他說,「比如現在H&M集團57%的材料已經被替換為再生或其他可持續來源,到2030年時這一比例將達到百分之百,實現原材料零碳排放只是時間問題。」
研究可持續時尚技術的初創公司還在等風口來。不過,許多已經被市場所接納的可持續技術為它們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