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時尚圈內極繁主義正在復興,還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厭倦街頭潮流,渴望重新尋回時裝中的高級感。在這股風潮之中,手套終於光榮回歸。
在許多人看來,手套是專屬於冬天的配飾。如果不是為了保暖,現在的人們很少會如此徹底地把雙手包裹起來。而在最近兩季時裝週的秀場,富有復古氣息的手套突然變成隨處可見,成為設計師最愛用的配飾之一。
在不同設計師的系列中,手套有著截然不同的呈現。Valentino 2020春夏高級定制系列裡的長筒手套是歌劇演員的力量來源,Maison Margiela 2020春夏高級定制系列裡的手套則是1950年代中產階級小姐參加舞會的配件。Ulla Johnson 2020秋冬成衣系列中的皮革手套是紐約女孩從復古市集相中的寶貝,Marc Jacobs 2020秋冬成衣系列中的白手套的指向則最明顯不過了——它們是賈桂琳·肯尼迪和奧黛麗·赫本標誌物件。
手套在時裝週罕見地複興了。過去的三十多年裡,手套一度銷聲匿跡,人們只有在冬天和勞作時才會想起它,而手套曾經是女性衣櫥必不可少的物件。
手套的作用絕不只是保暖而已,從18世紀開始,手套便成為社會地位的標誌之一,這因為手套是一種束縛活動的配飾,女性佩戴手套意味著她不必做繁重的工作,她柔軟和精緻的雙手將被很好地保護起來。與此同時,手套也可以隱藏一個人真正的階級地位。當一位長期勞作的女性戴上手套,人們便看不見她粗糙的雙手。
除此之外,在19世紀左右的西方社會,手套最直接的功能包括覆蓋住裸露的雙手甚至雙臂,因為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年輕女子露出肌膚是不得體的,所以女性穿上短袖裝時必須戴上手套。手套的長度由服裝的袖長決定,長筒手套搭配短袖,中短款手套則搭配長袖。
在1900年代,戴手套仍然風行,最流行的手套幾乎都是山羊皮、絨面革和萊爾棉材質,手套的長度可至肘部,多有刺繡裝飾。更加精緻的手套會在袖口裝飾以真絲、羊毛或者動物皮草。長筒手套多有鈕扣,數量從12枚到20枚不等。
隨著一戰爆發,皮革因為大量供應給軍隊而價格飛漲,堅持戴手套的女性因此變少了。戰爭結束後,雖然手套的價格開始滑落,但女性不戴手套的趨勢仍在繼續,部分原因是人們開始喜歡健康的、被陽光曬黑的皮膚,那麼也就沒有必要用手套把手部遮住。
儘管一戰後戴手套的人少了,但手套仍是女性生活中的重要配飾,因為她們在出席正式場合時仍會用手套搭配服裝。
到了1920年代,英國、法國和美國等國家開展的裝飾藝術運動(Art Deco)令手套也變得眼花繚亂起來,對比強烈的配色和幾何圖案刺繡成為手套的流行要素。與此同時,戴長筒手套的人越來越少了,最流行的款式變成袖口折疊起來的短款手套,折疊的袖口部分會有極為豐富的裝飾。到了夜晚,長及肘部的絲綢和緞面手套成為最適合搭配晚禮服的配飾。
二戰期間,手套再一次被眾多女性拋棄,因為女性承擔的工作越來越多,手套實在是太不實用了。手套不再成為正式場合必須的配飾,但有些女性會在希望穿得更加精緻時搭配一雙手套,而各式各樣的白手套是當時最受歡迎的款式。
二戰後,手套在1950年代的美國經歷了一次盛大的復興,因為當時美國流行的服飾以極度女性化和正式著稱,配飾成為整體造型中的重要一部分。大多數美國女性會在外出時戴上手套和帽子,再提上一隻配套的手袋。
人們對手套的狂熱延續到了1960年代早期。前美國第一夫人賈桂琳·甘乃迪是當時當之無愧的時尚icon,而她尤其熱愛白手套,因此帶動了白手套的風靡。當時的另一位時尚icon是奧黛麗·赫本,而她在《蒂凡尼的早餐》中也有經典的手套造型。
而1960年代後開展的女權運動令服裝中的性別概念逐漸模糊,這為女性打開更多著裝的可能性,同時女性也不再願意受舊有服裝規範的束縛,手套自然就被拋棄了,只保有冬季保暖的功能。
在那之後,手套唯一一次小範圍的回潮只出現了一次,那就是以瑪丹娜為代表的流行歌手在1980年代戴上了蕾絲網眼手套。
如今,時尚圈內極繁主義正在復興,還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厭倦街頭潮流,渴望重新尋回時裝中的高級感。在這股風潮之中,手套終於光榮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