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皮草行業真的被反皮草運動打敗了嗎?
事實是,沒有。皮草行業人士及皮草支持者們同樣不甘示弱,他們給出了反擊。
今年 1 月,國際毛皮協會(International Fur Federation)發佈了一則關於工廠如何製作人造皮草的短片,當中指出以石油化學材料製作而成的人造皮草會排放出微纖維,這對環境會造成破壞。IFF 還強調動物皮草其實比人造皮草更加可持續發展,更加環保,IFF 美國副總裁 Nancy Daigneault 表示,希望通過短片能打破人們對動物皮草的誤解,「大部分人都沒注意到動物皮草及其處理方法(如基於循環經濟的農場養殖、完善的皮草回收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性。」
皮草支持者們還指出,人造皮草並非是長久的可持續選擇,因為它通常是由丙烯酸製成(一種由不可再生資源製成的合成材料),在填埋過程中這種材料要花費數百萬年才能完成降解,而相比之下,動物皮草只需要幾年便可生物降解。
以石油為基礎的人造皮草產品與環保概唸完全相反,它們難以降解,對土壤、野生環境會產生危害。美國皮草信息委員會的主管人 Keith Kaplan 說道。Kaplan 還稱,捕獲像狐狸、海狸和土狼等野生動物(約佔貿易的 15%)有助於管理野生動物的數量,並為許多土著社區提供了持續性的生計。
從生態學角度出發,動物皮草作為一種天然產品似乎是有利的,但很快,反皮草人士對此提出反駁:當考慮到整個大環境時,天然皮草製作並非有多環保,從養殖農場的碳排放到化學廢料排放處理導致的水污染(如果使用的是合成纖維或非動物皮膚,就無需使用化學藥品),這便可說明真皮草有多糟糕。
用農場飼養的動物皮毛來生產一件真皮草所需的能量大約是生產一件人造皮草服裝的 15 倍。 PETA 組織說道,「為了防止腐爛,真皮草需要進行化學處理,因此它也並不容易降解。而且上面的化學物質也會造成土壤污染。」
可持續性成了他們的爭論點,雙方也都有著足夠多的專業性證據和理由來支撐他們的主張。然而,這對消費者來說,需要消化很多東西。
在爭論之時,也有人指出了另一個問題。如果皮草行業繼續被打壓和抵制的話,那麼這對某個國家或地區甚至家庭個人而言將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
英國皮草貿易(British Fur Trade)首席執行官 Mike Moser 就人道協會提出英國應該出台皮草禁令的觀點反駁稱,這對正處於脫歐時期的英國經濟會造成不利,「為什麼要禁止一個合法合規,一個欣欣向榮和應當自由選擇的行業。我們可能會失去一個價值 1.62 億英鎊的企業,這毫無疑問會影響就業。」
老佛爺 Karl Lagerfeld 也曾就皮草問題對《紐約時報》表達過相似的看法,「說不要皮草很容易,但這是一個行業。如果打壓皮草行業,誰來支付和補償那些失業工人?那些極力反皮草的組織,又不是比爾蓋茨。」
在這場爭論中,消費者又是如何選擇的?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消費者的社會責任意識正在不斷增強,品牌的社會責任感也逐漸成為他們對品牌形象的重要考量標準之一。對此 PETA 組織人員 Mathew 表示,年輕消費者正變得反感皮草,有設計師也認為,越來越多的千禧一代崇尚素食主義,所以在消費選擇上會排斥動物皮草,而這也是有的設計師選擇人造皮草的主要原因。
但是,從目前來看,全球皮草銷售值達 300 億美元,依舊還有人會購買皮草,皮草消費市場也並沒有變得有多慘淡。
根據拍賣公司 Saga Furs 時尚業務總監 Tia Matthews 的說法,千禧一代對於企業的供應鏈情況和透明度更加關注,但是並不代表他們對皮毛不感興趣。他還稱,在北美,我們發現千禧一代正在推動網上皮草銷售,在過去 24 個月裡,我們發現幾家主要的線上零售商的銷售增長了 30%。他們可能並不是購買全皮草衣服,有可能買的是一件小配飾,或者有點皮草裝飾的鞋子。
不過,皮草品牌是否能在持續不斷的爭議中繼續通過電商平台銷售也成問題。像支持反皮草的時尚奢侈品電商 Net-A-Porter 在去年就宣佈不會再在平台上銷售皮草產品。
關於皮草的論戰也還會繼續,它在未來又會如何存在也是個未知數,但至少在一段時期內,它還不會消失。
題圖來源:PressReader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